「之前的我們」,光看片名就可以想像故事的主軸大概就是那個樣子,由現在回顧從前,不勝唏噓。再加上劇照裡的兩人,嗯~不認識之外,女主角的外型實在不合我的胃口(或許是要符合洋人眼中的亞洲人形象吧),所以我一直沒看,就連影評和討論也很少觸及。但,它偶爾還是會經由大數據被自動推薦出來。
放著沒看,直到奧斯卡名單公布,還是有它上榜,這時候我開始好奇了。如同去年的「媽的多重宇宙」,我也是等到聲勢大漲才看。(這樣子好像有點膚淺啊~愛湊熱鬧!嘻~)看片的過程,涓滴感受開始漸漸浸淫、擴散。這部片若是沒有一番人生經歷,可能沒有辦法有太多的感受。
整個故事的主軸是以移民為背景衍生出的分離,不知道如今有這樣的體會的人是多還是少?但,光是這一點,就讓我頓時進入狀況。年少時,同班同學突然移居海外,說走就走,沒有太多預兆。在那個尋求同儕認同的年紀,我彷彿失了生活重心,從此我在班上再難有什麼深交。在那個只有書信往返的年代,雖然曾經寫了點信,但終究還是斷了音訊。不過,數年之後她再返台,我卻再也提不動力去找她,甚至多年以後輾轉拿到line,但始終沒有聯絡,終究只能把她放在記憶裡的一角。為什麼?因為彼此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彼此了,但就如同片中所說的,感謝當時的她陪著我度過了升學歲月中那段荒唐卻快樂的日子。
基本上這是三個時空的故事,12歲、24歲、36歲的他們。時間與空間,交織了彼此的人生。12歲時的兩小無猜,24歲時的驚喜網上重逢卻又不可得,36歲時的正視彼此選擇而釋然。
我一直覺得女主角算是亞裔角色中少見的勇敢,一直以來亞裔女性多半被塑造為堅毅、為家庭犧牲委屈的形象,但在這片裡卻是個深知自己所欲卻不衝動的性格。年幼時的她跟著父母移民,但對男主角的好感並未隱藏,初出社會的她思索未來之後果決朝向理想邁進,婚後的她審慎面對著自己的選擇。這是一個很寫實的人生,會悵然嗎?我不會,我也認為女主角不會。但是,對於那個曾經愛過自己的那個男人說沒有任何感慨是不可能的。
幾個片段,或許是運鏡的手法所致,讓我忍不住看了又看。
網上重逢,是如此的不容易。對,如果沒有這種經歷的人很難體會。我自己就是曾經在網海裡找回了網友,相隔了十多年,從BBS跨到Facebook,那種找回朋友的驚喜,真的難以言喻。電影裡男女主角第一次相約視訊,女主角的欣喜與迫不及待,在在都展示了她對這段關係的期待。但現實面,就是異地關係難以持續,更何況他們是時差顛倒的異地聯繫。若不是雙方的特意配合,往往就只能延遲回應,偶一為之還好,但長期來說這如何能經營下去?看到這裡,我突然慶幸我和好友雖然分隔兩地,但至少我們都在同一時區,否則,豈能有機會線上即時互動?長久以往,只怕成了名副其實的樹洞,單向傳遞而非雙向溝通。
真實重逢的那一刻,兩個人的反應都好棒。男主角知道女主角已婚,顯得拘謹有禮。女主角長期受西洋文化薰陶,社交禮儀相對大方。但,二人的凝視而笑,我覺得導演是有刻意的安排。女主角幾乎總是毫不閃避的直視男方,男主角逐漸修正角度之後正視女生,這樣的反應不只一次,首次重逢時是如此,最後離別之前等待uber時也是如此。每次女主角凝望著男主角,我都覺得女主角好像快吃下男主角了!彷彿是想把這些年來欠缺的看個夠。在地鐵車廂內的那段凝視,鏡頭特意停留在握桿上的兩隻手,那種如此靠近卻又不敢妄動的曖昧流轉,所有的慾望明明都那麼濃烈卻又強自節制,我想這是不少人心裡曾有過的糾結,我也不例外。
女主角的丈夫亞瑟是個脫俗的存在,或許因為他是作家,所以能跳出框架看到三人之間的關係,導演將觀眾心底藏有的OS透過亞瑟的對白提示出來,這段關係誰愛誰多,不言可喻。亞瑟這個角色討人喜歡,不只是因為他的貼心,更是因為他十分貼近凡人的情緒,在關係裡的愛、無助、缺乏安全感,但仍充分的包容著,實在是不簡單啊!
最後一鏡到底的分別戲,我看了三次。二人漫步至街角,沉默無語。眼見即將分離,卻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。相聚時刻稍縱即逝,即便有千言萬語但能講出口?該說出口?女主角來時的步伐雖不沉重但也不輕巧,送走男主角後的步伐卻是故作堅強卻帶點踉蹌。這一別,該是不會再見了吧~像是與過去道別,潰堤的淚水止也止不住......
因緣,不只是搭訕的藉口,是如絲如縷的情意,聚不起卻又吹不散.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