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出來工作和孫燕姿出道的時間接近,那時候我喜歡的歌手和她都是華納旗下藝人,所以還挺常看到她的訊息。對她的印象首先來自《天黑黑》,對比同時出道的新人周杰倫,我真的喜歡她多了~因為我聽得懂她在唱什麼,哈哈~迅速爆紅的她在那幾年出了好多張專輯,我也幾乎都聽過,但也覺得似乎太壓榨了,後來果然她就暫時休息了。她之後再出的作品,因為自己工作忙碌,就漸漸少聽歌而不熟悉了。
這次出道20週年的巡迴演唱會,因疫情稍微耽擱了。因為台北小巨蛋遲遲卡不到檔期,所以就從高雄先開始,有天時地利之便,當然是要想辦法進場。太久沒在台灣進行售票演出的她,果然未演先轟動,不管是台哥大序號、myvideo序號,我全都搶不到,那幾天真的是很崩潰。而誇張的是理想國會員優先購居然還出包,沒有準點開賣(大家都猜是不是有心人是動手腳?哈哈) ,所以我是後來繼續努力才終於買到票。

進場前特地繞到星巴克外,有熱心粉絲發送自製應援小卡,品質很不錯呢!以往他也曾經在張惠妹的演唱會發送,但我都錯過了,這次很幸運地拿到小卡~

上圖的紅色圓圈處是我的座位。看著海外巡迴的畫面,感覺上這次如果能坐在正面的視野,感受應該會很不錯。

這是綠515區3排15號的視野,在座位上有手幅及螢光棒,感覺真不錯。不過這位置有個小缺點,就是頭頂上方剛好是冷氣出風口,幸虧我有帶薄外套,因為第一首歌開唱,我就穿上外套;唱到第三首歌,我就把連身帽也戴上。就算我也全程戴口罩,我差不多在兩個小時左右就開始流鼻水了。這出風口的冷氣真的有夠強。這排座位後方的小空間拿來放包包,非常舒適!

我其實算是很早進場,所以有不少時間可以慢慢觀察。我右側的516、517,原則上會是最接近正中間視野的好位置,但是居然有提詞機,再一次驗證進場之後,才能知道這次位置究竟是好還是壞!

開唱前夕,夕陽日落,可以看見舞台背景的顏色隨著入夜一直更迭著。
一開始就是連續的快歌連發,再加上煙火彩帶紙花齊發,真的有那種日落之後歡慶的感覺。只是,這種模式對於完全沒做功課的我來說,還真有點摸不著頭緒,畢竟過去看到的這些效果多半都是在接近尾聲的時候釋放。

雖然事先就知道有點歌環節,但是當螢幕上秀出建議歌單的時候,我忍不住會心一笑,真的很有KTV的樣子啊~上週看的蘇打綠是直接控管時間,一次先把曲目都挑好。孫燕姿的曲目則是由現場歡呼聲來較勁,迴響大的歌曲就勝出。
第一位點到的是馬來西亞歌迷,第二位是對岸的歌迷,最後是由《任性》勝出。第三位是香港歌迷,第四位是台北歌迷SPOT,而他也是我認識的群友,他點的《餘額》獲得壓倒性的歡呼聲。一開始,我還不太確定,尤其他突然拿出論文(?),讓我也愣了一下;他和燕姿的對話逗得大家呵呵笑,後來看到大群裡開始在呼喚他,才知道真的是他!話說回來,他就是自費製作應援小卡發送的那位歌迷唷~
更開心的是燕姿最後還加唱一首《濃眉毛》, 聽說在其他城市巡迴的點歌環節都只有唱兩首而已呢!

孫燕姿出道就爆紅,三年內發了七張專輯,當時我真覺得她快被榨乾了。隨著工作忙碌,漸漸地,我少聽流行音樂了;慢慢地,我開始沒那麼常聽到這名字了。在出道那幾年,她常是被前輩歌手帶著去演唱會當嘉賓,那時候聽到的評價是音準有時不穩、會飄。一晃二十年過去了,我對她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那段時光居多,所以進場前,其實我沒有抱著多大的期待。應該說,我純粹就是覺得時候到了,該是聽她的歌了。
當她真正出現在面前,我真覺得當年的印象回來了!而且,今天的狀態真好,雖然我還是聽不出來一些小瑕疵(脆上網友曾提及),但她的音質沒變,還是那個讓人聽了秒回青春時光的聲音啊!尤其看她還特地加練舞蹈,突破以往,我真的覺得好棒啊!
讓我很喜歡的還有兩則串場影片,第一則是用AI呈現歷年13張專輯,由〈影后〉男演員詹懷雲和歷年唱片封面的孫燕姿交談,精準打動在場所有歌迷的心,喚醒多年來的回憶。另一則是家居生活的影片,畫面上有很多塗鴉,有她的生活起居、她的家人、小孩和生活重心。呈現的是她選擇的生活、她喜歡的風格,而且很有技巧的都只拍小孩的背影,沒有顯露正面,把孩子細心呵護著。
這次的服裝,有些人覺得看起來很奇怪。我剛開始看到海外場服裝造型的時候也有同感,但是實際看完整體的演出,我就覺得還不錯,因為它算是跟歌曲的背景風格互相搭配著,從中後段家居生活之後,其實整體的風格就變得富有童趣,也算是她創作的方向與重心早已隨著人生階段而有所不同。
演唱會結束,在場約九成觀眾遲遲不肯走,喊了十幾分鐘的安可,但還是沒把她喊出來。不過,或許就是這樣,所以成就了第二天,隔天她在這個巡迴的首度二安就獻給了高雄!雖然這次的某些曲目承接的情緒轉折、快慢銜接讓我有點搞不懂,但整體來說,光是看到她好好的、開心的,還願意出來唱歌,這一切就足夠了!
20250816 孫燕姿 《就在日落以後》巡迴演唱會 高雄站 歌單
(引自LIVE王)
— Opening — (PM7:39)⠀
⠀
* 點歌
*感謝名單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